近日,一場聚焦鋼結構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創新大會在新橋加工基地盛大召開,為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注入強勁動力。本次大會以 “聚焦產業鏈 ,堅定綠色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 ,奮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公司領導、行業專家及項目部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
會上,科技副總經理吳佑明發表主題報告,深度剖析行業變革趨勢與企業破局之道。
吳佑明指出,從發展歷程看,企業必須從 “被創新” 向 “要創新” 換擋加速,憑借現有的國家建筑工程施工壹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貳級資質等多項專業資質,以及 6 項發明專利(3 項授權、3 項受理)、28 項實用新型專利(13 項授權、15 項受理)的知識產權儲備,公司有底氣邁向新征途。
在產業鏈優化升級板塊,公司正推動三個關鍵轉變:從 “數量取勝” 邁向 “質量取勝”,從 “經濟效益優先” 切換至 “綠色發展優先”,從 “要素驅動” 轉為 “創新驅動”。一方面,通過焊接、理化、檢測實驗室的建設與完善,設計專項資質的攻堅,以及鋼結構產業研究院的籌備,全力補鏈強鏈;另一方面,抓住智能建造政策黃金期,對標行業標桿,分步打造激光與機器人智能化生產線,先數字化車間,后數字化工廠,為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拓展總包業務是企業發展的又一著力點,聚焦以鋼結構為主體結構的工程、裝備業務,圍繞房建、基礎設施、更新三大市場曲線,依據優選區域、客戶、項目、行業的 “四問四看” 原則,遵循七大發展原則,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或核心環節服務,同時夯實基礎,穩步進軍海外市場。
談及創新戰略核心要素,吳佑明強調,要敏銳發現并抓住合肥博物館工程這類轉型契機,創新與商業化同步推進;創新目標緊密貼合市場、兼顧技術可行;技術創新聚焦產業鏈短板、數字化智能化前沿,區分長中短期目標精準施策;細節創新貼近市場、細化服務;篩選互補性強、意愿足的合作伙伴構建創新生態;確保財力、物力、人力資源協同到位;強化技術保護與持續開發,激發職工創新潛能;借助人才競爭策略,打造學習型企業,引入賽馬機制激發活力;以企業流程再造為抓手,降本增效、服務至上,推行專業化分工與扁平化管理,塑造品牌價值,矢志成為國內一流鋼結構制安一體化綠色建筑企業。
專利事務所嘉賓竇正陽隨后登臺,為參會人員帶來專利常識與撰寫培訓,從專業角度為企業知識產權布局筑牢根基,助力技術創新成果的保護與轉化。項目部占文才,技術部王紹玉做表態發言,緊緊圍繞集團公司所實施的創新戰略,積極配合公司在技術創新,盡所能地完成創新所賦予的職能和職責。
大會最后,董事長凌紅兵總結發言,肯定各方為企業創新發展付出的努力,并重申聚焦產業鏈、綠色發展與創新驅動對公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深遠意義,為全體員工指明奮進方向。此次創新大會如航標指引,將助推企業在鋼結構行業新賽道上揚帆遠航,為我國實現 “雙碳” 目標添磚加瓦。